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352的博客。

镜头记录历史,影像见证时代;贴近生活,关注民生;是我们摄影人不懈的追求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韩宝智:家乡的节日——正月二十八  

2016-03-07 07:28:21|  分类: 沙沟寺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家乡的节日—正月二十八

韩宝智

正月二十八,在我们家乡交城山的截岔地区,是一个红火的节日。离开家乡居住三十年了,但家乡的正月二十八节是难以忘怀的。

上世纪的六、七十年代,我的童年在截岔西社度过。西社是东社公社的所在地,后来称西社镇。正月二十八,每到这天,截岔地区的红火都要齐聚在这里,还要唱大戏,红红火火,热热闹闹,欢度这一天。

记得刚开始,东社公社还是名副其实的东社公社。公社所在地还没有搬到西社,戏台盖在了东社的北头,唱戏在东社新盖的戏台上,那时的文化生活贫乏,娱乐活动单调,春节闹红火,唱戏是山区农村最红火的时日。每当唱戏,母亲给煮上一个鸡蛋,跟随大人们步行去不到二里的东社去看戏。临村上下看戏的人很多,维持秩序由东社民兵负责,戏院门口有人把守,怕发生踩踏拥挤,戏场院人山人海,为了看清戏,人们挤过来挤过去,好不壮观。我去看戏又看不懂,只是为了人混人,红火热闹。

后来,由于公路改在了西社,公社机关搬到了西社,正月二十八的红火也随之到了西社。那一天,东社公社的十几个村都办红火来到西社,接受公社领导的点评和各村村民的观看。各村的红火和观看的人挤满在了公路上,西社村热闹非凡。各村红火各有千秋,印象最深的还是大村的红火项目多,东社村、沙沟村、大岩头村的红火很有特色,气势大,铁棍、背棍、高跷、握棍应有尽有,我村每年是经久不衰的伞头秧歌,就连小村高家岭(乡音称高凹里)敲的的鼓子,也是那么的起劲,有板有眼,我至今也是记忆犹新。

当时的我年幼无知,只是出去看热闹,根本不知道,也没有追溯大人们为什么截岔地区要过正月二十八。后来出去工作,也没有去考证来历。这几年东社村写村志,有时去关注东社村的博客,略知截岔地区的风土人情,对过正月二十八才略知一二。特别是最近在微信上看到沙沟寺重建后开光的消息,才知晓了截岔为什么红红火火,隆重地过正月二十八的原因。

截岔地区过正月二十八和沙沟寺(寿隆寺)有关。沙沟寺(寿隆寺)坐落在交城县西社镇沙沟村村东,地理位置处于西冶河与文峪河交汇处,据考证:沙沟(寿隆寺),溯源始建于唐武宗年间,系佛教禅宗派。据遗留残碑记载,本寺在五代时尚存。沙沟寺建筑雄伟,有一汪泉水从山后流出,寺内生长着两株千年以上的槐树和白皮松树。鼎盛时期香火极旺,北至古交、太原,南至汾阳、孝义,西至柳林,东至祁县、太谷、平遥,这些地方的善男信女,都前来求福求子,祈福消灾,加之这个小盆地交通便利,景色宜人,气候温和,土地肥沃,矿产资源丰富,一时间朝客如云,盛况空前。

沙沟寺横跨两县(交城县、文水县)四乡镇(西社镇、水峪贯镇、洪相乡、文水县的沟口乡)18个行政村。在解放前,每逢正月二十八赶庙会,所属18村的群众前来祭祀,举办社火,唱大戏,规模之大,有碑记载。最为吸引人的是沙沟寺的放烟火。截岔地区的正月二十八节也就这样流传下来。

今天(3月6日),正月二十八,是寿隆寺庙开光的日子,又正逢周末。我没有顾上看上午的红火,下午专程开车前往寿隆寺。除庙外正在唱晋剧,醒目宏伟的新建的大雄宝殿外,我看到唯一一处过去的旧庙房子,据了解的人说那就是过去的庙,我们先去前面房前看到了一个破烂的石碑,细看是康熙年间立的,字迹已经模糊,大致是善男信女布施的名单,房子的东面远远看到墙里边嵌着两块小石碑,为探个究竟,我们又绕过去,一看是大清嘉庆和同治年间分别刻的,两个石碑都是分别刻着18个村和人布施的款项,同治年间立的石碑更清楚,其中西社、沙沟、东社、大岩头款项最多,横岭、米家庄等村紧随其后。石碑印证了过去年代18村正月二十八闹红火是如何分摊款项的,也同时想到了18村的红火在当时的山区是多么的气派和热闹。

我对沙沟寺(寿隆寺)的了解最早是我四、五岁时和生病的家父买药时去过,当时这里是东社公社医院所在地,人们习惯称沙沟医院。由于年龄小,只是模糊的一点印象。年龄渐大,去沙沟走了靠大桥的小路,因此无缘前去。1980年后出去上学工作,回家只是春节短短的几天,再没有去过沙沟医院(沙沟寺),1999年后,为了方便照料父母亲,父母亲移居交城居住,更是很少回西社,有时路过,或骑车,或坐车,来去匆匆,对沙沟寺的了解确实不多。

时光荏苒,时过境迁,家乡情结一直伴随着我,正月二十八也成为我儿时的最美好记忆,让我难以释怀!

2016年3月6日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85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